首页/ 专题专栏 / 渭南市中心血站 / 科普知识 / 正文

《核心十问》我们为什么要献血(一)献血的多样性

来源:每日献血 发布时间:2021-12-22 00:00

献血真的是你理解的“献血”吗?

说到血,我们脑海里第一时间出现的往往是流动在血管网中红彤彤的血液,而在临床上,它的名字叫全血。

我们献的血就是血管里流动的血吗?

献血可分为捐献全血和捐献成分血。

目前,我国的成分献血主要是机器单采血小板。

为什么叫全血呢?因为它里面的“料”很全,包含了血细胞、血浆在内血液的全部成分,它是我们早期输血的主要原料。

不过。随着对血液中各类成分认识的加深,“输血”这一概念逐渐从单纯输血,细化到根据患者对应病情“输入某种血液成分”,即成分输血。

和输入全血相比,成分输血占有更多优势

血液作为一种生物制品,需要特定的保存方式来维持活性。而全血是一种混合型的样品,它其中的各个成分保存条件都不尽相同,甚至还相差甚远:红细胞可在4℃保存,血小板要在22℃震荡保存,而血浆则在-20℃才能保证其中的蛋白、细胞因子等物质的活性被保留下来。

各种血液成分众口难调,总要有所取舍,因此我们对全血的保存是针对红细胞来设计的,这也导致了其他成分(白细胞、血小板、各种细胞因子)功能被破坏,而成分性输血则可以弥补这一不足。除此之外,成分输血还可以减少输血导致的免疫反应,降低输血导致的传染性疾病患病风险(病毒大多存在于白细胞、血浆中),同时也有利于血源的节约。

成分血可以通过血细胞分离机直接采集。

根据血液中各成分的大小、密度、粘度等性质不同,我们可以使血液在流经分离机时分离出某一“指定成分”,比如血小板、红细胞、外周血干细胞、外周单核细胞,等等,而其他“剩余成分”会通过回输管重新回到采集者的体内,避免了血液的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