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 市级要闻 / 正文

渭南:完善“一老一小”健康服务体系,让夕阳更红朝阳更美

来源:陕西老年健康报 发布时间:2022-09-23 11:16

渭南市地处渭河平原东部,属向阳之地。如何让这里的夕阳更红、朝阳更美,让“一老一小”的笑容更加灿烂?近年来,渭南市着手解决“一老一小”群体牵肠挂肚的民生大事和天天有感的关键小事,不断健全健康服务体系,有力促进了老年人、儿童及其家庭的民生福祉。不久前,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主题采访小组对渭南市的“一老一小”工作进行了采访调研。

145家医疗机构参与创建活动

占全市符合条件医院的66%

“我住在社区的日间照料中心,再也不用为吃饭和看病的事发愁,并且身边还是熟悉的地方和熟悉的人。”在渭南市临渭区解放街道陕西路社区举行的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社区的授牌仪式上,86岁的马月兰老人坐在阴凉处,一边观看着社区老年大学舞蹈队的表演,一边对记者说。

据渭南市卫健委老龄健康科科长杨映介绍,去年,全市共有22个单位参与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活动,其中4个单位被评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11个单位被评为首批陕西省老年友好型社区。

“要让老年人更健康,还需要有贴心的医疗服务来作保障。仅去年,我们就有145家医疗机构参与了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创建活动,占比达到全市符合相关条件医院的66%。”杨映说。

“来这里看病,老年人一直优先,医生护士态度都很好,对我们特别照顾!”在大荔县中医医院,87岁的赵正新老人由于脑梗眩晕住院治疗。该院老年病科主任王西贤介绍,“医院于2016年成立了老年病科,2021年10月还挂牌成立大荔县老年病医院,并创建了老年友善医疗机构。”

“适老化改造及老年友善服务的广泛开展,不仅使专科护理、疼痛康复护理、营养、安宁疗护等服务得到延伸和拓展,医院的敬老爱老助老氛围也更浓了。”渭南市中心医院副院长李长江在接受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创建省级审核时说。

目前有医养结合机构25家

医养结合服务中心24家

傍晚,凉风习习。70多岁的张俊侠老人坐在养老院的书亭里看书,还不时和其他人交流着......让人很难想象的是,她是一名患有认知障碍的老人。

“张俊侠阿姨去年刚来时,刚吃完饭又要吃,药吃过了也不记得。”渭南市景华医养院院长杨景然说,来到这里后,张阿姨生活上有专人照管,还有医护人员每天定时查房,现在她的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为了让更多像张俊侠一样的半失能、失能老人,或是一些高龄老人享受到医养结合专业的服务,渭南市通过加强培训、排查整改、规范管理等多种方式,推进医养结合机构创建,提升医养结合机构服务能力,培育医养结合人才等工作。

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医养结合机构25家,医养结合服务中心24家,共设立医养床位5019张,医养结合机构服务人员1916人。此外,渭南市还有5个医养结合机构正在建设,规划养老床位达5300余张。

对医养结合的重视和扶持,也吸引了部分专业的医疗人才加入其中。

彭浩亮是土生土长的富平人,从陕西中医药大学毕业后,在富平县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工作。2018年,他主动辞去了正式工作,开办起康馨养老中心,收住的失能和半失能老人占到60%以上。

彭浩亮说,为了满足更多老年人康复理疗调养身体的需求,他还在养老中心临街门面开了个中医馆,投资建设了康复理疗室,并牵头成立了富平县居家指挥养老指挥中心,通过整合资源,来满足更多居家老人的医养服务需求。

全省首家成立“两中心”的地级市

有效预防出生缺陷有了专业机构

“产妇在产检中发现唐筛高风险,就会来遗传医学科门诊进行产前咨询和专业评估,根据具体情况,我们还会推荐她去做产前诊断。”今年4月,渭南市妇幼保健院遗传医学科成立,从事妇产科工作已经25年的吉颖莉医生,深知遗传病筛查的重要意义。

2021年,渭南市卫健委将妇幼保健机构等级创建工作纳入市政府“十项重点工作”,开始着手建立辐射全市妇幼保健机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妇幼保健联合体模式。

2022年,渭南市卫健委依托渭南市妇幼保健院成立了“渭南市出生缺陷防治管理中心和渭南市出生缺陷防治质量控制中心”,是全省首家成立“两中心”的地级市。

“除了传统的儿童保健服务,我们将高危儿工作延伸至儿童康复,在筛查明确发育异常的类型后,通过推拿、按摩、磁疗、电疗、运动训练、言语训练、感统训练等进行康复训练,效果十分明显。”大荔县妇幼保健院儿保科主任张杰说。

在富平县优贝托育中心,我们见到了7月龄的蛋蛋。蛋蛋的爸爸是医生,妈妈是老师。每天上班前,蛋蛋就被送来这里。工作人员在照管孩子生活的同时,还进行适合他月龄的成长训练。

“托育服务不仅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还能解决家长的后顾之忧。”渭南市卫健委人口家庭科科长李长海介绍,截至目前,全市托育机构已登记注册71家,成功备案30家,并认定普惠机构34家。目前,全市托育机构拥有托位数12702个,实收婴幼儿7890人,确认省级试点机构36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