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提案议案办理 / 政协委员提案 / 正文

对市六届政协三次会议提案第183号提案的复函

来源: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4-07-30 10:34
类别:政协提案
渭南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对市六届政协三次会议提案第183号提案的复函
签发人:李文革
渭卫健函〔2024〕173号

九三学社渭南市委员会:

贵委提出的《关于开放中医外治“夜门诊”的建议》(2023年第183号)收悉。

首先衷心的感谢贵委对中医药事业的关心和支持。中医药作为中华文明的瑰宝,中医医疗机构担负着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的任务,是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重要特征和显著优势。现就贵委提出的建议和意见回复如下:

一、基本工作情况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渭南市卫健委认真落实中西医并重卫生工作方针,加强中医药学术继承和传承,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推动我市中医药事业持续发展。全市10个县级中医医院,9个达到国家二级甲等标准,大荔、蒲城县中医医院通过三级医院评审,建成市级中医临床重点专科48个,建成标准化基层中医馆195个,建成村卫生室中医阁125个,有市级民间中医传统知识保护项目32个,1200余所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中医药服务网络日益健全,综合使用多种中医药技术,为百姓服务,使百姓不出村不出社区就能够享受到简便验廉的中医药服务,增强了中医药适宜技术在防治常见病、多发病中的推广与应用,切实提升了中医药服务能力,促进了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发挥。

二、弘扬中医药文化,普及健康营养知识

充分发挥现代传媒的积极作用,与渭南日报、渭南广播电视台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开辟“健康渭南专栏”于每天准时播放,内容包含:中医药文化宣传、养生健康、名医讲中医等,扩大中医药文化宣传的影响力和覆盖率。利用节假日宣传中医药文化法,中医药养生保健和知识宣传,中医药义诊等。活动通过悬挂横幅、发放资料、健康咨询、义诊等形式传播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和防病治病常识。活动现场向广大群众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知识和养生保健咨询并进行了免费义诊,各位专家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群众耐心宣讲中医治病的好处,并解答了有关中医药疗效等相关问题。营造了浓厚的中医药文化氛围,进一步提升了群众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的关注度、知晓度,让群众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医药,接受中医药,使用中医药。

2023年开展了为期两个月的全市中医药文化夜市惠民义诊活动。在11个县市区同步进行。渭南各县市区的中医专家团队,走向群众密集的广场、公园,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为广大群众提供免费的中医诊疗咨询、中医特色技术体验、中医疾病预防和健康科普知识宣传等服务。在各个义诊现场,中医专家认真听取群众的需求和病症,提出了合理的诊疗建议和科学的用药指导,给出了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并免费为群众提供针灸、按摩、拔罐等服务,向群众展示、教授太极拳、八段锦、穴位拍打等养生健身功法,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和好评。本次活动受到各界媒体广泛宣传,中国中医药报、学习强国、省级健康报、渭南日报、渭南电视台等多家媒体的转发体现对渭南开展此次义诊活动的支持,营造了浓郁的中医药文化氛围,有效宣传推广了中医药技术方法。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贵委提出的:开设中医外治“夜门诊”,能更好地满足市民就医需求,方便“上班族”“学生族”等人群就医,建议有条件的医院陆续开设“夜门诊”的建议很有建设性,夜间门诊的开放,可以在一定程度地缓解上班族、学生族“看病难”的问题,一方面可以分散一部分就诊人群,选择时间也相对的宽裕;另一方面,在就诊人群压力不是很大的情况下,医生可以更详细地了解病患的有关情况,以便作出更准确的判断,给出更优质的诊断方案。但不可忽视的是,夜间门诊的开设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医务人员的负荷,唯有让患者在夜间门诊期间能完成从挂号、问诊、缴费,到检查、开药、治疗的所有流程,夜间门诊才能真正的方便市民。这也更需要医院制定科学合理的夜间门诊人员配置制度,并提高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目前个别县区中医院已经探索开展中医便民门诊,我委将督促指导,不断完善相关制度机制,加大宣传引导力度,进一步推动有条件的中医院积极开展夜间便民门诊。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以满足群众中医药诊疗需求,方便群众就医为目标,结合渭南市中医药资源实际,综合测算医疗机构人力成本,开拓创新,持续改进,不断提升全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高中医药诊疗水平,最大化满足群众就医需求。

最后,感谢贵委对中医药事业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恳请您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卫生事业的发展,我们将继续不懈努力做好各项工作。

渭南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4年7月26日